第1楼
上星期在二手版块里争议最大的特制球板现在在我手里,经过昨天的试打,已经有了些许感受,在此写点文字说说体会: 卖家当初在贴子里说这块球板是DHS的退休师傅所做,国手级别的球拍,在我看来,外观和狂飙王极其相似,77G,选材一级!板型和结构两者也都相同,不同的地方是特制板的面才厚度比狂飙王薄,大芯比狂飙王厚,简单说和OC的结构厚度更接近.另外一点是特制板的手柄稍微长一点点,更幼而且更扁,如果按照直拍横打的手法握拍的话会觉得相当顺手,手腕很灵活,手指负担小. 俗话说好看的不一定好用,在对其外表大大赞赏之后越发想了解此板的真实性能,昨天终于粘上了两面反胶试打,配的是:正手--陈杞国狂3,41度,2.15MM 反手---特制白海绵SRIVER,2.2MM,小灌了一下(由于狂3被陈杞灌胶后已经非常软,所以不敢过头),直奔球馆. 首先正手攻大约15分钟,给我的感受是脱板速度一般,但比YE快,和狂飙王差不多,和蝴蝶王或者CL一类的比就显得慢了些,5夹纯木的攻球自然不能和7夹比,不过力量感还是不错的, 然后反手横打攻球10分钟,感觉相当棒!速度,方向控制上均强与用狂飙王横打,发力和借力控制落点均一流!和狂飙皓的反面比平分秋色,狂皓一速更快一点,特制板力量更大.当然特制手柄带来的好处也是功不可没的. 接着是拉弧圈,可以说,在这一点上,此板的性能相当突出,这也得益与OC的经典结构.由于面材比狂飙王稍薄,所以吃球时间稍长一点点,但大芯却加厚了.正因为这一点,明显能感受到底版蓄能的微妙感觉,只要发力动作正确,很容易拉出质量高的前冲. 和狂飙王相比的话,特制板更有一些单桧那种"喷"的感觉.特别提一下,在拉球的过程中我试着用国手那样用完整的大动作拉了几个前冲,没想到吓了我一跳,一速又低又快,急速向前窜,落台后二跳速度再加快,直顶对手,好象都能听到风声(不知道是不是错觉)相当的犀利,对方没压住一个,全部直接飞回我这边,搞得对方楞了半天.以前用老金+M2000都没能拉出这么急的弧圈,实在另我惊讶,在狂飙王和狂飙皓身上也未能体会出这种感觉.可以说这几个球是我迄今为止拉出质量最高的. 控制方面也很好,不过奇怪的是此板虽然是OC的结构但手感(包括拉球)却和YE相似,很细腻,集中在一个点上.撮台内和摆短可以控制相当低的弧线,不像OC那样有些模糊,但和狂飙王比较的话,狂王小球控制更清晰一些,这应该和面材的厚度有关系.虽然小球手感类似YE,但拉起弧圈来还是STIGA的味道哦. 旋转方面也是非常出色,加转搓和拉高调均表现优秀,加力搓过去的好几个都导致对手下网,而高调过去的对手也经常对不上点. 横拉,力量比狂飙皓还要大,一速虽然略逊于狂皓,但二跳却更顶. 打高球没试过,不知道效果如何,只能等下次了. 昨天用这块板大胜对手,本来说好来三大盘,结果第二盘打到第三局的时候对方有点泄气了,第三盘摆手说不打了,哈哈. 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感觉,这也是我在其他板上从未体会过的.就是有点像在打38MM的球,拉出去的球似乎突然变小了一圈,速度变快.可见质量之高.
2007-3-17 11:04 上传 下载附件 (85.32 KB)
关于二手版有争议的特制球板的简单评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7 11:04:17编辑过]
第2楼
“以上便是本人一点体会,难免有夸大或不实之处,请支持,谢谢”,建议把“难免有夸大或不实之处”去掉:自己的真实体会,却又自谦为“有夸大不实”之处,难以服众。
第3楼
吹吧吹吧不是罪
第4楼
初婚的感觉都是美妙的.过些日子再谈谈.
第5楼
真多如此好
第6楼
呵呵,难道是传说中的板神?
第7楼
看上去象个吹鼓手,那还不如直接买块OC得了.
第8楼
感觉特制板就是一块做工良好的oc 或者说,比狂王更接近oc 也就是说,相当于王大力还在用oc
第9楼
还是要好好试试才能对得起观众啊!
第10楼
自己顶!
第11楼
为什么说人家是吹牛呢?真晕,听听无妨
冠军赛男100自半决赛何峻毅第一 潘展乐明显收力名列第三晋级阿森纳拒绝设解约金条款萨卡新合同周薪最高可达29万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