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低调回国引热议 朱婷家乡开启新征程
当中国女排的姑娘们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机场时,现场冷清的场景令人心酸。赖亚文指导默默推着行李车,神情凝重;主力得分手李盈莹步履蹒跚,明显带着未愈的伤痛。这支刚刚在世锦赛上创下15年来最差战绩的队伍,此刻正经历着职业生涯的低谷时刻。
世锦赛第九名的成绩单确实令人难以接受,特别是输给世界排名第十四的法国队这场关键战役。比赛中暴露的问题触目惊心:边攻手庄宇珊20次扣球仅得3分,吴梦洁34次扣球拿下11分,进攻效率实在难以令人满意。虽然副攻王媛媛发挥出色,15次扣球13次命中独得15分,但其他位置的哑火让球队陷入被动。
技术统计揭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法国队的拦网得分是我们的两倍,一传到位率比我们高出7个百分点。对手显然做足了功课,针对我们的战术特点进行了精准布防。赵勇教练赛后坦言,球队对淘汰赛的残酷性准备不足,年轻球员的心理调节能力有待提高。但就在同一天,远在河南的朱婷正以全新身份亮相。作为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的公益形象大使,她在发布会上动情回忆了年少时的排球初心:"十几岁时虽然技术粗糙,但对排球的热爱让我不知疲倦地训练。"这番话令人不停联想到现在这批年轻队员的成长历程。
这支平均年龄仅23岁的队伍确实是世锦赛最年轻的参赛球队。17岁的二传手张籽萱首次参加世界大赛,关键时刻的稚嫩表现情有可原。第二局24-22领先时连丢5分被逆转,正是经验匮乏的典型体现。带伤作战的李盈莹拼尽全力贡献10分,但韧带损伤和脚踝骨裂严重影响了她发挥,而球队过于依赖她的进攻也让对手有了明确的防守重点。
欧洲排球的整体崛起值得我们警醒。本届世锦赛16强中欧洲球队占据9席,意甲、土超等高水平联赛的磨砺让他们的球员进步神速。反观我们的队员,缺乏持续的高强度对抗机会,技战术水平难以实现质的飞跃。
展开全文
朱婷在河南的发言或许指明了方向:"希望通过这个联赛让更多人感受排球乐趣,以球会友,共同进步。"河南省放宽参赛年龄限制,打造"全民参与"的排球模式,已建成50所排球特色学校,连续举办21届学生联赛。这种深耕青训的做法,正是中国排球需要的长远规划。
龚翔宇赛后表示球队已竭尽全力,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单一的四号位强攻、乏力的发球威胁(全场仅得4分)、应变能力的欠缺,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硬伤。现在队员们已返回地方队备战全运会,期待她们能利用这段时间好好调整,特别是让李盈莹的伤势得到充分恢复。
这场失利固然苦涩,但若能成为年轻队员成长的催化剂,或许就是值得付出的学费。中国女排的复兴之路从来不是坦途,需要的是耐心、智慧,更需要像河南这样脚踏实地的基层建设。当更多孩子因为朱婷们的榜样而爱上排球,当更多城市建立起完善的竞赛体系,中国女排重返巅峰的那天终将到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女世界杯 韩国女足vs挪威女足录像回放全国青年跳水锦标赛、超三联赛重庆赛区......重庆体育赛事精彩预告!(6.30-7.6)